解读非农
数据的第三个
关注点是
工资
增长。
一年前的非农业数据显示,工资
增速平均每小时增长2.6%,符合经济扩张以来的最佳增速。
如果工资增长能够继续保持这一速度,那么可以推断
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进一步收紧,这将有助于支撑美国
今年下半年的消费支出。
解读非农业数据的最后一个关注点是劳动力参与程度。
虽然近几个月的非农业数据显示,
美国就业人数增加,工资上涨,失业率下降。
但是,美国的劳动参与度依然低迷,仅略高于过去
40年的最低水平。
而自今年3月的峰值以来,劳动参与率数据一直呈
下降趋势。
这充分说明,美国就业市场上的闲置人员比非农业就业报告中显示的数据要多。
在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简-弗利仅凭着对工作描述的
印象,应聘到标准普尔美高梅国际娱乐官网公司工作。
入职第三天,她就被要求写一份美元
分析报告。
Foley不断向同事
请教。
与其他人不同,她喜欢这种需要不断学习的高压环境。
积极迎接挑战似乎是她最依赖的武器,帮助她克服了职业生涯初期的许多困难。
如今,在拥有20多年丰富的
外汇
策略分析经验后,
福丽的基础分析报告总能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她丰富的履历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曾在巴克莱银行旗下的
巴克莱资本
担任外汇策略
主管8年,并在
外汇经纪商GainCapital担任研究主管。
4月
出口同比增长32.3%(以美元计,下同),远超预期值24.1%,略高于前值。
本月同比高增长的主要
原因仍有去年受
疫情影响导致的基数效应,但今年4月的出口相对于2019年同期也增长36.3%,表现十分强劲。
我们在此前各月点评中始终强调出口不会像市场普遍预期一般很快下降,而是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强劲,如今再度得到验证。
分国别来看,4月
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放缓,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
“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出口较多”表明“出口替代”的效应仍然非常明显。
具体
商品出口情况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房地产后周期商品热度不减。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强劲。
第三,防疫物资出口进一步回落。
目前中国各类商品的出口更加均衡,而非去年仅由防疫物资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暴增而拉动总出口的情况。
而房地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不仅有产能替代的原因,还有
需求增长的拉动。
疫情后各国都出台了较强的财政刺激,伴随着今年全球经济的共振复苏,总需求也不断走强。
成为支撑中国出口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认为4月份出口强劲是产能替代和需求扩张双重原因导致的结果。
4月
进口同比增长43.1%,略低于预期44%,前值增长38.1%,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2.5%。
进口同比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年前同期的负增长。
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0.7%,低于上月的16.7%。
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下降,对以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上升。
具体商品来看,汽车进口仍然保持高增长,原材料类商品进口保持高增速,价格上涨是原材料进口额高增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说,进口金额的高增反映出国内需求较旺盛,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口有一定“虚高”的成分。
出口方面,我们认为“产能替代”与需求扩张的逻辑不会很快消退,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中国出口有望保持较强势头,但工业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国内进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同时从国内PPI和CPI的剪刀差来看,价格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并不通畅。
面对“
输入性通胀”,允许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缓解成本压力,将部分压力转移到出口端。
在2007年、2011年的“输入性通胀”阶段,人民币就出现了明显升值。
我们认为在当前出口强劲、进口虚高的背景下,这一措施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