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5日,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
复苏,美联储已经向公众提供了有关未来行动的指引,随着我们朝着目标取得
更大的进步,美联储将逐步减少国债以及MBS的购买量”。
这被外界解读为
美国要缩减“
量化宽松”
政策支持力度。
上周,
美联储议息会议保持
利率不变,而且称在2023年前不会加息,继续保持零利率和相应的购债规模,俨然一副宽松到底的架势。
而今,此番态度变化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真的要“紧货币”了?历史上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从未真正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曾经勇敢的两次尝试,也在市场的大幅动荡中缩手。
其实,鲍威尔
表态隐含了一个
假设前提,就是美国经济朝着目标取得更大进步。
这种假设型的陈述表态,更可能的出发点是着眼于美国财政政策的新一轮宽松。
3月11日,美国政府签署最新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政策;之后又多次传出将推出下一个重大经济方案的消息,方案总额预计3万亿美元。
【A股
上市公司
商誉维持在万亿元规模水平专家建议年报集中
减值改为按季减值】近年来,
一到年报业绩预告期,往往成为部分上市公司
商誉减值的
爆发期。
今年
数知科技、众生药业等公司均因为突然爆出巨额商誉减持,导致股价暴跌,部分公司也因为商誉减值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5年A股上市公司
商誉规模为6507亿元,在2016年突破万亿元到1.07万亿元,2018年达到峰值1.31万亿元。
随后两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有所下降,在2020年三季度,商誉规模仍达到1.28万亿元丹麦发现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可致
二次感染机构观点华泰期货:
欧美
需求持续复苏,
裂解
价差
表现偏强近期原油市场呈现明显的西强东弱格局,从月差走势来看,WTI强于布伦特,而迪拜在
三大基准油中表现最弱,这也表明本轮油价更多以欧美需求复苏驱动为主,而非亚太需求
提振。
从裂解价差的表现来看,5月份以来柴油裂解价差持续走强,炼厂利润显著修复,主要驱动来自于欧洲旅行限制的解除以及美国航班数量的增加,目前欧美需求复苏趋势整体
向好,美国在阵亡烈士纪念日过后标志着出行旺季的到来,季节性需求增长叠加疫苗带来的提振,欧美需求有望续持向好。